智能穿戴融入生活?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一键启动运动记录,实时监测健康状况;眼镜还能听音乐、打电话、拍照视频,“所见即所拍”……从“备用工具”到“生活必需品”,智能穿戴设备正以惊人的速度从“耐用品”变成“必需品”,成为消费者生活中的“沉默伙伴”。近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管理部门获悉,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登记商品条码的相关智能产品总数达18.1万件,涉及企业6000家。相比2020年9月末,智能穿戴产品种类数量增长91.4%,年均增速13.9%。市场呈现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什么是Smart可穿戴市场这么火爆?为什么消费者愿意为这些设备付费? 1995年出生的研究生陈硕是智能手表的忠实用户。他抬起手,看着手腕上的设备说道:“这是我生命中和手机一样重要的设备。” “查看时间、接收手机消息通知、监测心率、睡眠等健康状况,最重要的是运动时佩戴它。”陈硕告诉记者,他有规律的健身习惯,每周跑步两次,去健身房“举铁”2-3次。卡路里消耗非常直观和方便,将帮助我减轻体重和脂肪,更好地管理我的健康。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智能手表的原因中,健康监测位列第一,占45.48%,其次是设计精美、个性化、记录运动状态的产品,分别占44.71%和43.44%。消费者购买智能手表的情况显示,老年人智能手表以56.82%的份额位居第一,远高于其他类型,显示出其在智能手表市场的主导地位;手表品种达到2.9万个,年均增长46.8%;从使用产品条码的智能穿戴产品种类总数来看,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15.84万个品种、北京市0.6.5万个品种、浙江省0.3.2万个品种、上海市0.3.1万个品种、福建省0.2.8万个品种。以前我以为耳机只是通勤时听音乐、健身、开会、接电话用的,一对就够了。但现在不同了。 “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北京女孩乔琳琳打开自己的电商平台购物车,“户外活动时,我需要开放式耳机来听周围的声音和声音。d 避免跌倒;我还需要一副半入耳式耳机来帮助我入睡;现在人工智能耳机已经问世,我觉得有必要买一副来帮助我整理这些时间。 “乔林的态度体现了这两年耳机消费的新趋势——耳机这个曾经被认为是‘耐用品’的耳机正在快速更新换代,就像需要定期更换的手机、需要根据肤质选择的护肤品一样。如今,耳机也开始有了‘型号的型号’、‘睡眠型号’的良好分类。在喜马拉雅发布的《耳机品类用户价值看法》中, 67.7 1%的普通用户拥有两副以上耳机,睡眠、运动、办公等场景细分产品需求旺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眼镜正在从科幻变成现实。有很多买家。赵启瑞 投宝研究分析师arch研究所认为,智能设备的进化本质是生理分析、AI降噪等功能。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