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持续推动物流成本降低、提质增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物流是便利国内流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血脉”,其成本直接关系到实体经济的活力。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召开全社会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实施情况报告,对继续推动物流成本降低、提质增效作出一系列部署,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道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周志成表示,切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启动以来,我国相关部门纷纷出台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措施。 31 规定各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或任务清单,营造了“中央地方协调、上下联动”的高效环境。 “今年上半年,我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至14.1%,这是物流统计制度建立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周志成预计,到年底这一比例将降至14%以下。 “十四五”期间,累计节省物流成本或将超过1.1万亿元,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真金白银”。物流成本的降低也为物流行业需求端的扩张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供应链上下游产供销衔接效率显着提升,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效率逐步提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物流业订单新指数已连续8个月运行在景气区间。从分行业看,9月份轨道交通业、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多式联运业、邮政快递业新订单指数均实现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以上。物流市场需求旺盛活力持续凸显,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以快递行业为例。前三季度,快递市场市场蓬勃发展,有力支撑国内消费向“好”升级。预计配送业务量将达到近1450亿件商业快递收入预计将突破万亿元。对此,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销售预计将突破9万亿元,体现了中国经济强劲的内生动力。快递业有效满足节假日、毕业季、开学季消费者需求,深化文化、旅游、体育等休闲发展,提高农村消费服务广度和深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3月份以来,月业务量已突破160亿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不可能一蹴而就。周志成表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长期成功。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胡浩表示,降低物流成本全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各种运输方式以及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物流环节,以提高物流一体化衔接和改造的效率;统筹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业等行业融合转型,促进现代物流与基础生产力布局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市、农村协调发展,畅通国内国际物流。直播网络与服务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会议指出,要持续推动物流降成本、提质增效,加快构建适应供需、衔接内外的现代物流体系。l 安全、高效、智能、绿色,深化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加强多式联运管理体系运输、规则、标准的协调和衔接。同时强调,“要加快物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推动物流数据开放联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物流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虽然我国多式联运比重大幅提升,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还存在各种制度障碍和监管障碍。”周志成指出,在开放数据共享、设备合规标准、统一文件规范等方面深化改革和技术创新,将产生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潜力巨大。会议还对物流业发展主要支撑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大物流仓储设施等领域投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加大对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短期融资支持力度,推动物流实体做强、做优、做大”。胡浩相信,随着这些政策和建议的落实,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物流转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物流业将在降成本、提质增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更多成绩,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