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新上市密集出现,央企“链”齐升级?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项目、新上市密集出现,央企“链”齐升级
2025年11月10日 0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王璐 润卓
围绕新的优质生产力组织产业链,国内企业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协调发展。 《每日经济信息》了解到,近期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行业央企进一步拓展共链行动的现代产业链宽度和深度,推出新的合作项目、新的供需对接清单、建立相关产业链联盟,推动行业从“单点竞争”走向“生态共赢”。 2025年海上风电共链行动暨大连新能源产业发展交流会11月8日举行,三峡研究院、三峡能源、大连理工大学、东方电气等26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签署了海岸风电现代产业链合作协议。中国三峡集团已与北京威日达、江苏欧讯能源等18家专家和产业链新兴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截至目前,2025年海上风电共链行动已达成86个供需合作项目,合同金额约93亿元。会议期间,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联盟成立。联盟整合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全产业链骨干力量建设、投资运营、运维服务,形成联合研发、标准共产、供需对接的合作机制,推动行业从“单点竞争”走向“生态共赢”。这种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共建开放、包容、有韧性的中国产业链”平行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牟书辉与共同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共产委联合开展“共产链行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共链行动”主题活动40场,“链领军”企业颁发了近30场“共链行动”主题活动。 10000个供应匹配清单和需求,推动了许多小企业中型企业加盟连锁。国资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企业要发挥好主产业链支撑作用,观察全球科技革命和创新产业新趋势,加强战略预判,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化技术等产业布局发展。同时,通过加强需求牵引、发展开放平台、转变合作模式、构建价值共享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打造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央企发出新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合作邀请,着力解决共同挑战11月7日,中国建材集团等12家单位联合宣布,中国玻璃新材料产业链联盟诞生。活动还发布了46家新材料现代行动在产业链上的供需对接名单,多家企业签署了链上共链合作协议和备忘录,涵盖联合研发、资源共享、项目共建等层面。 ”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张利表示。国家能源集团宣布,未来将积极推进共链建设。大力发展煤基新材料和新一代煤炭与现代工业电力,持续打造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氢能、新能源存储等原创技术源泉。中国电信还表示,将全面实施“云向数字化转型”的智慧战略,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创新是驱动产业链带动价值链的主要引擎。 “中国企业要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卡脖子’技术的衰退,努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采取米以材料产业为例,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强调,要抓住国家战略机遇,以“十五五”规划提出材料三大领域为契机,发展反映国家需求的产业;打造创新源泉,聚焦体积技术、生物制造、氢能等六大方向,让产业布局和科技边界能够回答同一个问题;积极打造产业生态共同体,通过链接创新创新要素,实现产业发展与全球资源的有效对接。
(编辑: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