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制造产业规模约万亿元?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科技日报讯(记者崔爽)记者近日从湖南省常德市举办的主题为“活力无极限引领未来”的生物制造技术创新论坛上获悉,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达近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球70%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产业司司长何亚琼在论坛上表示,生物制造产业一批竞争集群逐渐成长壮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表示,生物制造以工业生物技术为基础以生物学为核心,利用生物体,整合工程原理,大规模生产产品。与传统制造相比,生物制造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 “生物制造以其颠覆性的技术、特点和产业融合潜力,正在成为培育新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赛道。”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宏伟强调,生物制造将引起农业等领域传统育种模式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据预测,到2050年,生物制造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经济总量的1/3。当前,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已进入技术攻关的关键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技术创新。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秘书长吴福清表示,近五年来,39所大学申请生物制造相关专利超过12万件; 100家主要生物制造企业申请专利13680件,占历史申请总量的52.2%。同时他坦言,雅琼行业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算法模型质量有待提高、NG试点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有点晚、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不够等。在谈到生物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时,谭天伟表示,需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开发一些新的软件和设计工具、高通量筛选和研发等。生物制造中试平台,“生物反应器揭幕”。他表示,工信部将加快试点和新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加大力度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