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科创板”规模不断扩大,加速支持创?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自今年5月7日债券市场“科创板”正式启动以来,科技创新债券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资金加速流向科技创新领域。全国金融市场交易商协会记者发现,5月7日至9月底,共有530家市场机构发行科技创新成果116726.7亿元,其中金融机构88家发行3196.7亿元,非金融企业442家发行8475.97亿元。债券市场中的“科创板”是指创新机制、支持新的债券市场工具,便利金融机构、科技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发行创新债券。ty 投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兰日前公开表示,债券市场“科创板”推出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有约28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700亿元。几乎一半的科技公司的债券发行期限为三年或更长。股权投资机构平均债券发行期限为5.8年,科技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高科技债券平均票面利率约为2%。一般票面利率约为2%。总体票面利率的特点是“科技业务结构多元化、分布广泛”、“发行人可以选择发行方式、获得更长的融资时间”、“融资成本较低”。随着债券市场对企业需求的适应性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呈现热潮。英国央行发行10年期债券用于投资新的显示器生产线;上海国盛发行15年期超长期债券,用于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等领域投资基金;中国航空、九安医疗等行业龙头亮相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创新科技债券……“债券融资已成为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的重要赋能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庆马表示,债券市场“科创板”的推出,意味着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取得重大突破,为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服务科技创新、促进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打开了新局面。科技发行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创新债的逻辑是信用披露要求、评级体系、风险分担、释放机制等多维度的制度变迁和生态重塑。科技型企业具有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股权投资机构在投资这些企业时也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共同创建了高科技债券的风险分担工具。人民银行提供低额再贷款资金购买高科技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打造增信“宝箱”。截至目前,该工具已为君联资本、中科之星、东方财富等股权投资机构引入担保增信,同时发挥“基石投资者”作用,鼓励并购资金积极参与 与传统产业债严重依赖总资产、净资产等硬量化指标不同,科创债的评级需要一套适合其信用特征的评级方法。为此,同业拆借证券市场推动评级机构探索和建立新的量化模型,将专利质量、研发投入、技术成熟度、监测景气度、政策红利等关键变量系统纳入评级功能,将创新的科学特征与信用评级明确挂钩。应该看到,创新科技债在支持科技型企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进一步发展仍需要各方继续凝聚力量。全国金融市场协会相关负责人机构投资者表示,展望未来,要实现创新技术的可持续扩张,需要政策工具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地方政府、企业、投资者、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形成良性互动,通过政策支持、丰富的产品设计、丰富的交易机制等打破企业融资机制,提高创新技术融资的质量和效率。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已在合作媒体及机构发布股市信息。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